我的网站

         
当前位置: 主页 > 我的网站18 >

宋代铸造的崇宁通宝,有什么特别的地方?

时间:2024-10-22 02:34 来源:网络整理 转载:我的网站
关于乌背钱有许多老师前辈们都详细聊过,咱们一起来学习一下,《续资治通鉴》记载,铸造崇宁当十钱的原料配比和成品重量标准时,最后说,颁样与诸路仍令赤仄乌背,字画分明,乌背的乌之前有人认为是黑,用药或者别的东西涂抹钱体,让地章显黑,使得字画分明,乍一听从字面上看貌似有那么点意思。

但是实际上乌背和赤仄一样,乌和赤不是指颜色,赤仄是指打磨边道,另边道光洁,乌背则是指加工地章使其深峻精整,所以咱们可以看到崇宁通宝的钱型,和之前的钱不大一样,很多时候从边道就可以辨识出崇宁通宝和崇宁重宝,因为这道工序需要找工匠再加工,并且要求高。

大观二年那次崇宁监再铸钱样,当时的钱监就表示,乌背赤仄太费人工资源了,不如就用漉铜钱样,下颁到各铸局照样做就行了,漉铜钱样不太好理解,《钱币学词汇简释》中解释,漉铜是宋以来铸币的一种,说大观通宝大钱就是漉铜钱。

如果单查漉字,有渗出,润湿的意思,我猜可能会与炼铜方法有关,我国古代有两种炼铜法,火法炼铜和湿法炼铜,火法依旧是现在的主要炼铜法,得到的铜质比较好,湿法炼铜也称胆铜法,懂冶炼的一定知道它的生产过程,一是浸铜,二是收集。

总之湿法炼铜的成本低,一般适用于低品位的氧化铜,漉铜钱样极有可能是用湿法炼铜铸出来的,然后我这一想法在《说宋代漉铜样》一文中得到了印证,同时此文作者傅为群老师提到,湿铜法需要在生产大量铁的情况下进行提炼,虽然省工,但是铜质需脆,所以宋人也说胆铜所铸之钱不耐久。